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自由行 自由行

石碣袁崇焕公园_石碣袁崇焕公园收费吗

tamoadmin 2024-09-12 人已围观

简介1.袁崇焕故居的石碑上刻着一句话:“掉哪妈!顶硬上!”是什么意思?2.中堂到袁崇焕公园怎么走3.作文袁崇焕记念馆观后感4.明朝袁崇焕的籍贯真的在东莞吗?有何依据?5.袁崇焕纪念馆的 “掉哪妈,顶硬上” 真的是袁崇焕将军说过的吗?明史有无记载?6.东莞石碣哪里有比较好玩的地方7.散文《大美石碣,古往今来》公交线路:石碣7路,全程约5.3公里1、从石碣村步行约40米,到达二村市场站2、乘坐石碣7路,经

1.袁崇焕故居的石碑上刻着一句话:“掉哪妈!顶硬上!”是什么意思?

2.中堂到袁崇焕公园怎么走

3.作文袁崇焕记念馆观后感

4.明朝袁崇焕的籍贯真的在东莞吗?有何依据?

5.袁崇焕纪念馆的 “掉哪妈,顶硬上” 真的是袁崇焕将军说过的吗?明史有无记载?

6.东莞石碣哪里有比较好玩的地方

7.散文《大美石碣,古往今来》

石碣袁崇焕公园_石碣袁崇焕公园收费吗

公交线路:石碣7路,全程约5.3公里

1、从石碣村步行约40米,到达二村市场站

2、乘坐石碣7路,经过10站, 到达盈发汽修厂站

3、步行约450米,到达袁崇焕纪念园

其他公交车路线方案:

袁崇焕故居的石碑上刻着一句话:“掉哪妈!顶硬上!”是什么意思?

在石碣的话,旗锋山和松山湖好玩一点。

去旗峰山你在石碣坐车到榴花公园2块,再转K4路车到那里2块就可以到旗峰山啦,总车程就1个钟左右。

松山湖,同上,在榴花公园转25,C3路车到理工学院,坐22路车4元到松山湖就可以啦,车程1个半钟。

其他好玩的我不是很清楚,要是实在不想去那里,去榴花公园走一下,山不高,也有很多人去玩,个人建议旗峰山和松山湖...

石碣镇,隶属于广东省东莞市,位于东莞市东北部,地处东江河畔,东接石龙古镇,西临东莞市区,南距深圳78公里,北离广州62公里,是东莞市下辖的32个镇区之一。

截至2014年,石碣镇辖区总面积约36.2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1个社区和75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4.48万多人,常住人口20.32万人。

石碣镇有袁崇焕纪念公园、单氏宗祠等名胜古迹。石碣镇先后获得“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区”、“国家卫生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等荣誉称号。

中堂到袁崇焕公园怎么走

“掉哪妈!顶硬上”据说是袁崇焕在作战时的口头禅,袁崇焕是广东东莞人,祖上原籍广西梧州藤县,袁崇焕虽是文官,却是蛮性十足,倔强的很,这句粗话颇能表现他的性格,表达了袁崇焕对侵略者的切骨痛恨以及英勇无畏的精神。

军事天才努尔哈赤凭借祖宗留下的十三付甲胄起家,带领数百名族人东征西讨,崛起于东北,纵横白山黑水间,在万历四十五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发兵攻明。

在此后与明军几次交战都是大败明军,杀的明军将士心理上阴影深重,提到“辫子兵”时不免谈虎色变。当时有一句谚语说:“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说的是女真熟习弓马,强悍善战。努尔哈赤在遇到袁崇焕之前,从兴兵起百战百胜从未吃过一个败仗,还以少胜多几次杀得明军全军覆没。

袁崇焕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虽然是个文官,却喜欢和人谈论军事,遇到年老退伍的老兵,就会问他们边疆上的军事情况,年轻的时候就有志于去办理边疆事务。袁崇焕是个善谈的人,喜欢和朋友通宵不睡地谈天说地,说一些兵戈战阵之事。

在他得中进士后,被分派到福建邵武当了一名知县,天启二年,袁崇焕进京述职,可能是在京和友人谈话时,发表了一些辽东军事的见解,被御史侯恂相中,破格提拔留在了兵部,袁崇焕任兵部主事不久,王化贞大军在广宁覆没,清兵势如破竹,锐不可挡。

自万历四十六年起,四年多时间内,明军打一仗败一仗,覆没了数十万兵马,就在京师人心惶惶的时候,袁崇焕自个儿骑马从北京到山海关内外转了一圈,回来后奏报:“给我足够兵马粮饷,我一个人就可以镇守山海关。”

一个南蛮就此和距家乡数千里之外的辽东捆绑在一起,朝廷正在忧急惶惶之际,听他讲得头头是道,也顾不上追究他擅离职守,便升他为兵备佥事,助守山海关。袁崇焕虽然从没上过战场,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说到做到,终他一生,清兵不能越宁远城一步。

袁崇焕申请从他的家乡招募了一批兵员去,他认为广东步兵勇捷善战,广西狼兵雄于天下恬不畏死,朝廷对于他的请求都予以批准,袁崇焕到山海关后,当时的辽东经略是王在晋,王在晋派他出关到前屯卫去收抚难民,袁崇焕当夜出发,一个书生在荆棘虎豹之中夜行,四更时到达,前屯城中将士无不佩服他的胆量。

当时在第一线的宁远没有城墙,根本无城可守,而明军的一切守御设施都集中在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稍具军事常识的都能看出来这样太过危险,山海关一失,敌军就可以攻到北京,袁崇焕就提议在关外守关,胆小的王在晋觉得有道理,不过只想在离山海关八里远的地方八里铺筑城,袁崇焕说这么点地哪够,跟王在晋争论,可惜官没他大,王在晋就是不纳,气的袁崇焕越级奏书给首辅叶向高,叶却也没听他的。

宁远北边十三山有难民十几万被清兵困住不能出来,大学士孙承宗巡行边塞的时候,袁崇焕向孙承宗申请自己带五千兵马驻扎在宁远以声援十三山,然后派将领带兵去十三山救回难民,孙承宗和总督王象乾商议后没同意袁崇焕亲自去宁远,一面派兵去宁远,一面让王在晋去救援难民,结果王在晋救援失败,十余万难民只救回六千人。

孙承宗对此很生气,便召集众人商量重点防守的地方,袁崇焕极力主张筑城宁远,朝廷中的大臣都反对,认为宁远太远,守不住。孙承宗亲自出关巡视,肯定了袁崇焕的看法。

不久孙承宗接替王在晋的位置,成为辽东主帅,天启三年(1623年)九月,孙承宗派袁崇焕与副将满桂带兵驻守宁远,袁崇焕到了宁远后,高规格的筑起宁远城:城墙高三丈二尺,城雉再高六尺,城墙墙址广三丈,派祖大寿等督工。

袁崇焕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善待百姓,所以筑城时尽力,天启四年(1624年),宁远城修筑竣工。宁远城离山海关二百余里,这座城墙修好后,明朝的国防线向北推移了二百余里,关外汉人纷纷涌入,远近视为乐土,人口大增。

孙承宗和袁崇焕两人相得甚欢,定下计策稳扎稳打,相继占据了锦州、松山、杏山等地,并修缮城防长期驻守,宁远也因此成为内地。

天启五年(1625年)十月,孙承宗遭到罢免,胆小鬼高第接替其职,居然下令关外军民撤进山海关,袁崇焕蛮性发作,誓死守在宁远,还把母亲和妻子也接到宁远,高第也不敢对他怎么样,只是下令将锦州、右屯、大小凌河、松山、杏山的守兵都撤掉,数年辛辛苦苦的经营毁于一旦,气的袁崇焕不知道骂了多少句三字经!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得知孙承宗被罢免,又看到高第这番折腾,知道这个高第没啥用,袁崇焕必定无人支持,于是率领十三万大军,渡过辽河来攻宁远。

大敌到来,辽东主帅高第这么荒唐,是指望不上了,援军是一定不会有的,弃城还是守城?宁远一城孤军,守军不过一万多人,怎么能挡满清倾国之师。袁崇焕牙一咬:“掉哪妈,顶硬上,几大就几大。”

受到袁崇焕的感召,守城的将士们象打了鸡血一般,热血沸腾拼死守城,清兵来势汹汹,攻城时候经历很久,城基被清兵挖成一个个凹坑,城墙被撞垮了一丈多,袁崇焕又是喊道:“掉哪妈,顶硬上。”亲自搬石来堵缺口,连受了两次伤,打战的时候,反而是这种粗话口号更能激励士气。在袁崇焕榜样之下,守军奋勇,与清军血战三日,努尔哈赤中炮落马,七个月后含恨而逝,清兵损失惨重,不得不下令退兵,“辫子兵”所向披靡的神话至此破灭。

袁崇焕也得以喘一口气,重筑锦州城,紧锣密鼓的打造关宁锦防线,一年多后,皇太极兴兵攻打锦州、宁远依旧无功而返,这次宁锦大战中,也是受到袁崇焕忠勇的感召,老滑头赵率教奋死拼命,连魏忠贤派来监军的太监刘应坤、纪用也分别在宁远、锦州城上督战,勇敢的很。

清兵见攻不下宁远,知道关宁防线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崇祯二年(1629年)十一月,皇太极自沈阳绕道蒙古向北京进攻,袁崇焕得讯后率九千关宁铁骑星夜驰援,终于比清兵先到达北京,清军得知袁军已到北京城下,都是大惊失色,未战先怯。袁崇焕亲自上阵督战,九千关宁铁骑与十余万清军血战于北京城下,互有胜负,最终清军不支败退,退了十余里。

崇祯帝这时候吓得屁滚尿流,见清军没有远退,不断的催促袁崇焕出战,袁知道敌强我弱,坚持等待各路勤王部队,然而多疑的崇祯和大臣们不懂军事,京城的老百姓更不懂,他们不知道袁崇焕此时调兵守陵、抄清兵后路意欲何为,于是谣言四起,说袁崇焕不肯出战别有用心,许多人还说清兵是袁崇焕引来的,在这种情况下,皇太极的反间计虽然拙劣,却还是成功了。

于是崇祯帝召袁崇焕和祖大寿进宫,问不了几句,就喝令将袁崇焕逮捕下狱,祖大寿吓得手足无措,出城后等了三天却等到崇祯说袁崇焕谋叛,祖大寿闻之大怒,率兵出走,崇祯这一下急了起来,劝狱中的袁崇焕写信给祖大寿让他回防京师,袁崇焕心中不服,不肯写,后来还是以国家为重,亲笔写信让祖大寿回来,祖大寿阅信后大哭,领兵而回。

北京城里崇祯又催满桂出战,满桂虽知不可出战,但不出战势必和袁崇焕一样,无可奈何下只得和总兵孙祖寿等出战,最终满桂和孙祖寿都战死,幸得此时祖大寿抄了清兵后路,皇太极对袁部深有畏惧,此时后路又受到威胁,于是领兵退去,北京保卫战落下帷幕。

袁崇焕蒙冤下狱,清兵退去后,崇祯就迫不及待地要把他杀掉,不管朝中大臣如何上疏求情,祖大寿愿削职为民请赎袁崇焕,崇祯一概不准,他是铁了心要杀袁崇焕,可怜袁崇焕最后被判凌迟处死,他千里奔驰来救援的京城百姓还花钱买他的肉吃,一钱银子一片肉,买到后咬一口,骂一声:“汉奸。”

袁崇焕死后骸骨弃于地下,他的一位姓余的仆人,半夜里偷偷的收了骸骨,埋葬在广渠门内的广东义园,姓余的义仆终身守墓不去,死后也葬在袁墓旁,他的后世子孙世代为袁崇焕守墓,说是为了祖宗的遗训。

作文袁崇焕记念馆观后感

1、驾车从中堂出发右转进入莞穗路行驶406米。

2、然后右转进入蕉利东区五路行驶1.2公里进入环城北路行驶13.2公里 。

3、最后直行4.5公里到达。

4、中堂距离袁崇焕公园19.3公里,驾车需要39分钟,途径13个红绿灯。

5、中堂镇隶属于广东省东莞市,是东莞市下辖的32个镇区之一,地处穗莞深经济走廊之间,北隔江与新塘镇相望,西与麻涌镇相邻,东与高埗镇相接,南靠望牛墩镇,距广州市区46公里、东莞市区12公里。袁崇焕纪念园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占地4.8万多平方米,于2003年1月正式开放,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旅游胜地。

明朝袁崇焕的籍贯真的在东莞吗?有何依据?

有一天,爸爸说带我去袁崇焕纪念园玩,我高兴的叫起来了。

过了一会,我们就到了,我一出来就看到了一座袁崇焕的雕像,而且,看起来比我们学校的还要打,我走着走着,突然,我看到了一个大炮,看起来已经生锈了,据说这是袁崇焕将军曾经用过的,难怪生锈了。我继续走,看到12个动物的雕像,爸爸说是12生肖,我就坐在了那匹马的背上,看起来这匹马真的好大啊!我就看到爸爸是属鼠的,我就叫他坐在那老鼠上面,那老鼠差不多跟我一样大,我就给爸爸照了一个相,我就把保存了起来,回到家拿给妈妈看,谁知道,爸爸把删了,把我那张直接传给妈妈看了,早知道,我也把爸爸的也传过去了,突然,我看到了一个小湖,里面有好多鱼,我兴奋极了,我就拿了一包饲料喂给这些小鱼吃,那些鱼全都过来抢着吃,我高兴极了!

后来,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袁崇焕纪念馆的 “掉哪妈,顶硬上” 真的是袁崇焕将军说过的吗?明史有无记载?

近几年的清明节,一批在京东莞籍人士和大学生来到北京崇文区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焕的墓前敬献花圈,表达哀思。与此同时,民间和学术界关于袁崇焕大将军的籍贯究竟是广东东莞,还是广西藤县的争论也越来越激烈。

关于袁崇焕籍贯的争论由来已久。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袁崇焕籍贯是广东东莞石碣镇水南村的说法占据上风。为此,水南村投巨1亿元修建了袁崇焕公园,并花费千万元拍摄了电视剧《袁崇焕》。然而,就在2002年北京袁大将军祠修葺一新之际,一些对此说法持异议者提出了“袁崇焕的籍贯是广西藤县”的说法。一时间在莞城引起强烈反响。

五大证据表明袁是广西人

清明节前夕,东莞当地有关人士专程前往北京,对这一争论已久的问题进行访了解。东莞当地也以大篇幅的报道对袁崇焕籍贯“广西藤县论”进行了反击。据悉,袁祠重修后,由一些权威专家起草的、明确点明袁将军是东莞人的生平事迹介绍稿,曾被人拿到袁祠后气愤地撕毁。

有关资料表明,支撑袁将军籍贯“广西藤县论”的证据有五个方面:一是年“袁崇焕诞辰40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在广西藤县举行;二是谈迁在《国榷》一书中记载袁是藤县人;三是万历国子监的进士提名碑记载袁为藤县人;四是天启七年10月左右,袁辞官回到藤县;五是持“广西藤县论”者甚至点明了袁大将军故里的详细地址,为藤县天平镇新马莲塘村,并提出该村有一碑上题“明督师袁公崇焕故里”,以示佐证。

第17代守墓人坚信是粤人

一直为外界传为美谈的袁墓372年守墓家族对“广西藤县论”也颇有微辞。袁墓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夫妇对前来拜访的广东东莞籍人士提出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认为“广西藤县论”是对历史极不负责任的说法,并说从众多史书中的记载,到1785年乾隆皇帝给袁大将军平反,再到1952年叶恭卓、柳亚子、李济深、章大钊等联名上书,呼吁保护袁墓,都十分明确地指出袁崇焕的籍贯为广东东莞。作为进一步佐证,佘氏夫妇说法的还有袁大将军祠的一些布置陈设:朱红色的大门上方,一块“明代粤先烈袁崇焕墓”的匾额;一对“自坏长城慨今古,永留毅魄壮山河”的楹联;祠中一条甬道直通墓堂,堂额为“明代粤先烈督师墓堂”等。

袁崇焕自言籍贯“属西江”

对袁崇焕的籍贯,东莞中学退休教师杨宝霖多年来对袁崇焕的身世有相当研究。在其提供的两篇学术文章《袁崇焕杂考》和《袁崇焕籍贯考实》中,有多处史料说明袁崇焕是东莞人,如“袁子鹏墓碑与袁氏家谱”,“明进士题名碑所镌”,“《明怀宗实录》等史料所载”,“袁自言‘臣籍已属西江’”,同时对“藤县白马墟的袁崇焕故居、明督师袁公袁崇焕故里纪念碑”等一一予以考证分辨,点明袁是东莞石碣水南村人。

目前,“广东东莞论”和“广西藤县论”各持意见,争论仍在继续。有关人士表示,关于民族英雄籍贯争论完全属于是一种学术方面的商讨,十分正常,不可以世俗的眼光对待。无论最终结论如何,都不碍人们对袁崇焕将军的爱戴和怀念。

东莞石碣哪里有比较好玩的地方

掉哪妈,顶硬上来自民间传说。

作为当年一手建起袁崇焕纪念园的水南村老书记,建起袁崇焕纪念园也是钟灵觉人生中最得意的一件事。他称,“顶硬上”这句话当初就是来自于他整理的袁崇焕民间传说,当年建园时为上这句话大家还讨论过,最终都决定用。

“顶硬上”是广东白话,意思是死撑,袁督师带兵打仗时常用这句话,有时候前面加了助语词“掉哪妈”,这些都是有民间传说的。

“不是为了好看,只是觉得有群众基础的东西肯定是好东西,这些话来自于民间关于袁督师的传说,一般通俗的反而更能为大家接受,纪念园管理方应该将这块牌子恢复上去。”

扩展资料

管理方过度敏感 何须拆下袁崇焕金句

东莞石碣袁崇焕纪念园的袁崇焕雕像基座铭牌上原本刻有一句传神的“六字金句”——掉哪妈!顶硬上!据说这“六字金句”是袁崇焕带兵打仗时的口头禅;

“掉哪妈”是众人骂昏君的语气助词,而“顶硬上”则反映袁崇焕轻骑护京一事的艰难重重。“六字金句”的照片曾一度在微博上热传,而今该铭牌已被拆下。

本来只是史实的真实还原,一句充满地方特色的语言,往大处说,这是历史语言文化的原生态表现;往小处说,这六个字给到纪念园的游客还原了一个栩栩如生还有点可爱的明朝将领袁崇焕。虽称不上风雅,却不失地道风味。

无法再觅六字神的游客当然不解,纪念园管理方的过度敏感也让人感到困惑。拆除铭牌只会是对历史景点的一种破坏,如果说有拆除的必要,理由顶多是以“语言粗俗”勉强应付。

然而,分辨语言粗俗的界限在哪里,这值得商榷。“掉哪妈,顶硬上”确是一句脏话,但脏话到底脏在哪里,还得视场合而定。

南方网-"掉哪妈!顶硬上!" 袁崇焕金句东莞惹争议

广东新闻网-管理方过度敏感 何须拆下袁崇焕金句

散文《大美石碣,古往今来》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石碣人,我告诉你,去coffe shop是最好的了,石碣的袁崇焕纪念园真的有点太无聊了,其它也没什么出名的地方。

coffee shop在嘉荣附近那边有好几间都不错的。

(1)东江之珠

有人说,喜欢一个地方,是因为那里有喜欢的风景和喜欢的人。

东莞石碣,一个来了就喜欢的地方,这里有风景,有人文,有故事。

石碣镇与东莞市区,一衣带水,隔东江相望。

石碣的风景,首先来自老城的气息。

青石板路,青砖灰瓦,临河而居,虽然没有乌蓬船,但有小桥流水人家,一幅岭南风景画。

如果说老城是石碣的灵魂,那么东江则是它流淌的血脉。

老城的美,是岭南之美。

清水绿岸,杨柳依依,微风习习,岸边浓浓的烟火气,岭南风水凸显。

东江是石碣的母亲河,真的像母亲一样,用一条白练,隔开两个顽皮的孩子。

这片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当代国画大师关山月的眼中,石碣是“东江之珠”。

千里东江,在这里静静地抱着这个小镇,犹如一条长丝带,给小镇一个深情的拥抱。

(2)英雄之城

一条河,一座塔,几座桥。

从老城顺江而下,去榴花公园点香祈福,让疲惫的心灵找到皈依的港湾。

石碣,也是一片英雄的土地。

初夏六月,沿东江向东,走进袁崇焕大道,火红的木棉花在竞相绽放。

木棉花,在石碣又称英雄花。清代陈恭尹有诗云:“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浓墨重彩的诗句,将木棉花人格化,有英雄道别尘世之势。

木棉花开,一树树迎风绽放,像是等待英雄的凯旋。

顺着木棉花的舞步,我们来到袁崇焕公园。

钟亭鼓阁,池馆水榭,东江的水养育了石碣的儿女,英雄从这里走向战场。

战鼓封尘,响角远去,只留下袁大将军的雕像在广场上横刀厉马。

公园曲径回廊的墙壁上,是一幅幅石雕,石雕还原了三百年前英雄的峥嵘岁月。

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翻江倒海的战马,呐喊冲天的战士,一场场大战的战幕徐徐拉开。

我听见远方的爆炸声一浪接一浪,我看见袁大将军左突右冲,厮杀声由近即远......

袁大将军,他用自己的刚烈,为一个远去王朝的背影,划上了一道亮丽的浓墨重彩。

今天,袁崇焕已经成为石碣、东莞的一个文化符号。

(3) 精彩石碣

东江的水,一醉几千秋,日夜向南流。

东江两岸的石碣,是一片活力热土,一座现代之城。

石碣镇,以电子工业为龙头,多产业融合发展,已跨入全国综合势力百强镇。

台达电子、雅新电子、太阳诱电、莫仕连接器等高科技公司如群星闪耀在石碣的大地。

石碣,在美食方面,也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

沙洲蚬粥、东兴糖水、金富来的牛腩和鱼蛋,还未开吃,已经让人流下口水。

说石碣,不得不提石碣润丰的供港蔬菜基地。

这里承载了近一半的供港蔬菜任务,凌晨三点,当东江还在沉睡,这里早已灯火通明。

一辆辆通港货车,带着石碣泥土的芬芳,从这里踏上披星戴月的旅程。

我独步在石碣的大地,如同行走在岁月的阡陌中。

在达鑫江滨新城,我认识一位来自湖北的朋友小贞。

她2010年中专毕业来石碣,在这片热土上已经打拼了10年,她现在是台达电子的一名车间组长,她老公是台达电子的一名技术员。

我问她如何选择在石碣落户?

小贞说,她与石碣的交集很深,她在石碣挥洒了青春,收获了爱情,她的梦和远方都在石碣。

小贞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让我们为石碣喝彩,为昨天,为未来,为石碣,为自己!